来源:网络摘编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高举旗帜、引领航向、强国复兴、开创未来的政治宣言。领悟新思想,砥砺新作为,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以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将各项工作与主题行动一体部署、一体推进,让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引导党员干部始终聚焦“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高度的理性认同、情感认同。全党有核心,党才有力量。确立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是全党共识,民心所向,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要从理论、历史、现实三重逻辑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历史必然性和决定性意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谋在远处、学在深处、干在实处,深化于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血液,铸入灵魂,增强政治定力,提升政治忠诚。
实践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和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并以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真正做到理论上要抓住一个“深”字,政治上要重视一个“做”字,政绩上要追求一个“实”字,发展上要立足一个“稳”字。
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我们的终身课题常修常炼,矢志不渝,守护初心,坚守使命,勇于担当,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坚定信仰、开创未来。
扛稳政治担当。如何检验一个干部的政治品格?首先就要看其在政治上能不能担当。党员干部要肯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对党忠诚、对人民尽心,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肩负使命担当。我们要抓住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期,乘势而上、奋发有为,以饱满的激情与热情,坚持不懈、久久为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
强化责任担当。恪尽职守,既是立业之本,也是成事之基。要强化责任担当,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找到二十大精神与单位、个人的铆合点,推动工作不断向前。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严于律己,勇于自我革命,才能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夯实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干部政治自觉。坚持全方位、多角度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通过集体学、自学相结合,组织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原文、悟原理、抓落实;通过学习会、宣讲会及其他形式的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学习成果。
坚持严要求,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日常监督与警示教育相结合,持续精准发力,推进正风肃纪。
团结奋斗,上下同心,营造让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并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讲忠诚、敢担当、勇作为的干部,树牢正确用人导向。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机制,让实干的人得实惠,让埋头的人能抬头,切实让优秀的优先、有为的有位。
创新选任工作机制。采取民意调查、民主测评、实绩分析、个别谈话、综合评价等各类办法,进一步扩大考察范围、丰富考察手段,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的水平。
营造选任清风正气。公开选人,民主选人,以公开求公正。坚决反对跑关系、拉天线、打招呼,确立客观公正的干部选拔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报告中的为民情怀,坚定立场于心于行,不负人民的信任。百余年来,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已发展壮大成为具有9800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其中至为关键的一点,是党始终坚守人民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自觉与人民风雨同舟、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将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和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期的美好愿景逐步变为现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神州大地上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果实。
中共北京明园研修学院支部委员会
2023年7月31日